從零到零
混亂是機會也是陷阱
So many guys in my timeline are celebrating BTC 60K USD ATH. How come non-coiners like me find ourself inner-peace.
上面是我以往作為區塊鏈從業者的真實心裏狀態的描述。
始於從錢包開發,一開始的關注點只在於 BTC 和 ETH 技術,後來遇到 Cardano 到現在的大區塊。搞笑的是幾年期間重倉的幣都是低迷期,虛擬幣投機的反向指標實錘。到最近兩年不滿足於現貨交易開始關注合約,這也是悲劇的開始。
“牌過三巡你還不知道牌桌上誰是傻瓜那麼你就是那個”。這幾年的時間精力的消耗讓我意識到賭桌上的傻瓜是我:風險控制意識薄弱,過於理想化。
技術派的偏執狂在幣圈不會讓投機利益最大化,更不會是一名合格的投機主義。區塊鏈最新的趨勢,從技術的角度去分析行業熱點難以邏輯自洽,但事實比較打臉,無腦梭哈的已經會所嫩模了。過於偏執短期內會錯失機會,市場情緒直接影響到了當前的社區共識。但市場會以最高的回報率褒獎價值投資者。
回首,混亂中無腦緊跟趨勢,單邊作多趨勢「買現貨不是玩槓桿賭博,BTC 囤幣黨的永恆牛市」已經賺的盆滿缽滿。行業混亂的窗口期給予專注產品打磨的公司足夠的時間,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區塊鏈世界中聖杯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中本聰在 BTC 創世區塊中寫下這句話,初衷只有他本尊知道。不同的解釋都只是在人們所看到的比特幣不同面,不一樣的哈姆雷特而已。或許是點對點編程貨幣對中央權力/銀行對抗的社會性實驗、減少交易摩擦的點對點電子支付系統、數字黃金、21 世界人類投機史最大的泡沫?
工作量證明機制的簡單粗暴,密碼學的計算保證了開放分布式系統在動態的利益博弈中實現物理世界中機械自我成熟至高境界、非封閉系統狀態下的點對點信任傳遞。我試圖去理解比特幣,從宏大敘事的層面。
給予比特幣最高的設定:“世界需要加密貨幣”。引出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How come cryptocurrency adoption.
我認為需具備三個技術層面特徵:
- 穩定不可變的底層協議
- 圖靈完備的可編程腳本
- 帳本層面的擴容
對大多數的騎士而言,聖杯的存在激勵了他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結語
2021-2-22/23,虛擬幣市場急速下跌,交易帳戶風險敞口過大,被強制平倉,過往幾年的積累在兩天之間徹底歸零。這小段文字以記載一位妄想暴富而被市場洗得一無所有賭狗的碎碎念。